
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,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、对学生的深厚之爱。“经师易得,人师难求”,九年前,范璐莹同志来到石埠任教就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,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,并不断将理论的学习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。以自我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,尽自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。她在2018年9月被评为潍坊市“优秀乡村青年教师”,在2019年10月被评为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,在2021年6月被评为昌邑市第二届立德树人标兵。
一、教育“情”为本,育人先育己,为学生付出无悔
陶行知先生曾说过: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。身为教师,她始终坚信“身教重于言教”,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。她对待班中的学生从不言放弃,以爱育人。正是这份“爱生如子”的信念带给她无穷的力量。范璐莹同志说:她很庆幸,在自我付出爱的过程中竟收获了如此之多的爱和欢乐。更为重要的是,她从此更加坚定了“善”的信念,并要求自已必须倾尽全力,努力工作。
二、教育“心”为本,潜心钻研,用心引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
作为一个班主任,范老师不仅将自我的所知与学生共享,还十分注重从他们的个人实际出发,因材施教,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。她所任教的班级具有进取向上,团结奋进,不断创新的良好班风,每个人都能随时感受到团体的温暖。在教育工作中,她注重实践,坚持把教育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;培植友爱和互帮互学的精神,无论在学习上,还是纪律上,不让一个同学掉队。实践了“每一天努力一点点,健康成长每一天”的班级理念;并结合学校“争当四有少年”的活动感召下,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平台。在班内实行班干部轮换制、卫生承诺制等活动;要求每人记一条喜爱的格言,让他们天天在格言的督促下努力学习,不断完善自我,增强了进取向上的自觉性。
三、教育“活”为本,遵循教育规律,真正激活学生的发展主动性、进取性
在教育教学中,她进取努力投身教改,为大力推进我校“自主创新”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新课标的实施。她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学习,在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,她勤于探索,努力实践“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学生的一切,为了一切学生”的教育理念,在教学中走出自我的路子,大胆尝试“自主探究,合作互动,愉悦交流,点拨提升”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方式,进取探索“如何在求新求变的课堂模式中落实英语基本功的训练”,进行了潜心的钻研,并多次参与校内外的培训与交流工作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求学永不息。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,范老师会一如既往地静心教书,潜心育人,向名师学习。并会一如既往地爱学生,用爱助他们快乐地成长与学习。